在战国时期,历史承载着春秋时期的乱世背景,尽管周王室名义上依旧被视为天下众王的共主,实际上其权威已经名存实亡。这个过程在启帝秦的崛起中得到了显著体现,最终六大雄强被秦国逐一击败,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。
1、秦国(公元前770年—公元前207年):秦国是以嬴姓部族为核心,其始祖秦非子由于在养马方面表现卓越而受到周孝王的赏识,从而获得了秦地的封赏。尽管这个封地相对较小,仅不到五十里,但秦非子的后代依然在这个小小的土地上不断积累力量,为后来的强大奠定基础。
2、楚国(?~前223年):楚国是由芈姓部族构成,其始祖鬻熊(Yù Xióng)最初作为周文王的火师,负责在祭祀仪式中持火以守护祭火。随着周成王上位,对于鬻熊的贡献表示感激,便将鬻熊的曾孙熊绎封为子爵,从而开启了楚国的国度。楚国的建立映射了周王室对功臣的回报,也为后续的权力格局埋下伏笔。
展开剩余68%3、韩国(公元前403-公元前230):韩国的建立是由姬姓韩氏组成,其始祖韩万是曲沃桓叔的次子。韩万在曲沃武公进攻翼城时展现出色的军事才能,因而被封于韩原,赐以爵位。然而,韩家并未大展宏图,直到周威烈王册封韩虔为诸侯,才终于正式建立了韩国,使得这个部落晋升为一个有实力的国家。
4、魏国(公元前403年—公元前225年):魏国的核心是姬姓魏氏,其始祖毕万则是毕公高的后裔。毕公高是周文王姬昌的庶子,毕万因在随同晋献公征战中的表现被给予赏赐,获得魏地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其后代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,标志着魏国的正式建立。
5、赵国(公元前403年—公元前222年):赵国则由嬴姓赵氏所辖,始祖造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马术家,被任命为天子的御马官,负责管理天子的车队。后来,因助周穆王镇压徐偃王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,获得封赏于赵城,赵国由此建立。其族人赢非子亦因在养马方面的贡献而被封于秦。
6、齐国(前1046年—前221年):齐国则由姜姓吕氏构成,其始祖太公望(姜子牙)是周武王的重要谋士,因在历史著名的牧野之战中表现出色,成功助力周武王征服商朝,最终获得了在营丘(今临淄)的封地,开创了齐国的历史。
7、燕国(前1044年-前222年):燕国的始祖姬奭为周文王的庶子,跟随周武王参与牧野之战,在打败商朝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,因而被封于蓟地(今北京)。燕国的建立不仅标志着姬奭个人的卓越成就,更是周王朝成就的延续与扩展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方道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